现代快报 /ZAKER 南京 评论员 曹玉兵
家长不幸患重病,师生纷纷捐款,满满的正能量。广东茂名朝阳学校(民办小学),近日就出现了这样的感人场面,但因为老师一个举动,让人大跌眼镜。
事情是这样的。一位学生家长得了尿毒症,由于家庭不富裕,无法承担医药费,学校便号召大家捐款献爱心。然而,某班 10 个学生没捐款,被老师拎到讲台拍照,然后发到微信家长群。
△相关新闻的微博截图
被"示众"学生的家长,心里自然不乐意了。这是捐款,不是缴税,捐不捐,当然出于自愿,怎么因为没捐款,就要点名拍照?这与"游街"有何区别?考虑过孩子感受吗?
几位家长提出异议,不想反倒被老师又教育了一番。
记者调查时,当事老师作了检讨,被校长批评,又向家长道歉,获得谅解,这事就算完了。然而没完的是,此事给孩子的伤害。
凡是集体倡议捐款,难免存在一些"潜规则"。比如单位里,一般员工看着干部捐,干部看着"一把手"捐,基本原则是,捐款数不能"僭越超标";再比如所谓"自发"捐款,有时候是"组织"的。
这还不是重点。重点是,老师是怎么想的。
不管出于什么原因,有人捐了,有人没捐,很正常。毕竟这些孩子都是民工子弟,很多人家里本身也不富裕。
然而老师未必这么想。看看当事老师在微信群里话:"捐款是集体活动,希望全班同学都能参加;我教书十几年,很少碰到这样的事 …… "
看出来了吧。
什么孩子自尊心,孩子的家境情况,老师都不考虑,她只在意自己的想法。
在这名老师看来,这捐款跟平时布置的家庭作业没什么两样。既老师布置了,学生就该不折不扣完成,否则就该受罚。将没捐款的孩子拉到讲台拍照发微信群,目的是"杀鸡儆猴",就是想让更多家长知道,不听老师话的下场。
况且,捐款是学校安排的集体活动,所以学生更是必须要参加。即便班级捐款人数和金额,学校不做硬性要求,但是这么多学生没捐,估计老师的脸上挂不住,甚至觉得学生家长不给面子,不然何出"教书十几年,很少碰到这样的事"之言!
虽然当事老师嘴上说,学生捐不捐"无所谓",但心里其实很在意。当然,老师在意的,恐怕不是募集更多的医疗费,而是在学校领导心目中的印象,感觉自己很没面子,让别人觉得自己工作没做好。
对于这样的老师,我只能说,你太自私了!
来源:现代快报网 编辑:赵杰
Copyright by jsdushi.cn All Right Reserved. 江苏都市网 www.jsdushi.cn 版权所有
网站客服电话: